本人于1989年从事厨师行业,启蒙于海口泰华酒店,从水台岗位到砧板岗位。1992年进入国际商业大厦潮江春大酒店,任砧板重要职位。
当时这两家酒店,是海口酒店业的佼佼者,是所有从事厨师行业的人向往而又羡慕的酒店单位,这两家酒店的管理模式相似,厨房工作管理基本相同,都是由香港、广东师傅为主导,海南本地员工为辅助。分工非常明确,出品质量非常高,厨房设备及卫生要求非常干净与整齐,香港师傅对工作的那份认真与执着,让我一生受益匪浅,他们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。可以说,我之所以我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,完全得益于这两家酒店的出品管理模式,给我奠定了坚定良好的基础。
凭着所学到的扎实的厨师技术,二十多年来,我前后走过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(广西北海、福建、合肥、北京、宁夏、苏州、昆明)担任厨师,被人们乐称为老广。这20多年来,在不同的企业,我亲身见证着餐饮业的发展与脱变,市场及顾客的需求千变万化,餐饮菜式也随之不断变化、管理不断提升,做为一名厨师,我时刻心存危机,许多之前的管理不改变,就根本走不通,走不通就会掉队被淘汰,我时常问自己:怎样才能紧跟住行业不断变化的步伐?那就是学习、提升、改变自己,而我知道,学习除了自身努力是不够的,它需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支撑,于是,我在寻找……
2011年,王树群总经理成了我进入新海府的引路人,刚进来时是在文昌精品烧腊店负责厨房工作,半年后我又负责了店面的日常管理工作,到2013年,担任文昌区域总监,负责文昌区域门店的日常管理工作,2014年,工作重点是在总公司配合陈大贵出品总监做好出品部的工作。三年多来,公司发展速度飞快,门店不断增加,不管是出品技术工作还是厨房管理工作,我都觉得自己渐感力不从心,尤其是管理工作,可谓是摸石头过河,边做边学,至此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,一直给予我众多的学习平台和提升技能与业务水平的机会,使我不断的成长与进步。
在公司的重视与支持下,近两年我分别参加了三次高级别国内、国际烹饪大赛。2012年参加在江苏省江阴市举办的世界厨王争霸赛,并获得金牌。2014年参加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大赛获得金牌,并以海南分赛区总分较高的成绩参加了北京总决赛,再次获得特金奖。在这几次比赛中,选手都是来自国内、世界各地的顶级烹饪高手,赛场要求非常严格,我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我们新海府全体家人给予的力量,拿下金奖、特金奖等最高荣誉。
平台与机会对一个人的进步与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,我非常感谢公司为我搭建的平台和创造的机会。在各种赛事中,以其说是一次竞争,不如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取各家之所长,是出品得以推陈出新的根本。感谢陈建胜董事长和王树群总经理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;还有李学深大师、张光平大师在菜品技术上的指点以及传授技能;特别是陈大贵总监在每次比赛中为准备原材料忙前累后;每一次的荣誉,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当前我的工作重点在出品部,这两年我们新海府的发展以及出品在业界得到很高的赞扬与认可。在出品这一块,我认为我们的产品需要不断创新,因为市场变化太快,有时,刚刚形成一个方向,以为是很好的产品,可1~2个月即被市场淘汰,市场竞争是一个很残酷的过程,不变则死!另外,我们厨师队伍学习欲望不够强烈,不善于沟通与自我总结,这将直接导致出品质量止步不前。
今年公司把出品工作放在管理第一位,特聘请三位顶级大师做为出品技术顾问,对出品部菜肴做了很大的改善与指导,李学深大师特意为我们的菜品进行了创新,并亲自掌勺为顾客服务,最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厨房员工传授了技能,让出品部的出品质量在当前的基础上提高到一个层面上来,让厨师队伍技术水平得到集体提升。
公司在菜肴出品工作上,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,对厨师队伍的培养,可谓用心良苦。公司不是渡人,可一直在渡人的路上,成就每一位员工是公司一直以来为之努力不懈的目标,近几年来,公司为厨师队伍创造了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。近两个月又有幸请到沈柱林老师前来传授管理经验,公司不断的搭建平台与机会,我们没有理由不提高。
这短短几年,我们看到餐饮的千变万化,十年前,港职师傅、广东师傅随时可见,有点规模的酒店都必有港厨或广东师傅,到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已经很少见到当年港厨、广东师傅了,不是他们技术不好,而是餐饮的走势发生根本变化,大吃大喝年代已成历史,现在顾客最大需求是:食品卫生安全、实惠、新颖,我们要不断认清形势,努力创新,努力学习,在菜肴出品上,多用心,多思考,多改进,把握每一次的学习机会,取他人所长,创自家特色,这样菜肴出品对顾客才有吸引力,我们才能占领市场,站稳脚根。在此,也要呼吁所有厨师长,努力做好与楼面的沟通协调工作,楼面一线反馈回来的顾客意见,是改善提升菜肴的最有效的手段。另外,珍惜把握好公司提供的任何一个平台与机会,不做井中蛙,不再孤芳自赏。天外有天,学习使人进步!
|
|